top of page

Web Therapy -- 实验阶段的网上催眠艺术治疗

Internet有多么发达,多么厉害我想就不用在这里提醒大家了。各种平台和App让人的沟通和距离在理论上变得更快速,便利和接近。今天主要是想分享一下 Web Therapy, 网上心理咨商治疗,这个可能以后会更加发扬光大的新趋势。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由丽莎·库卓主演,在2010推出的美剧《网疗记》。她在里面是一位极奇创新的治疗师,因为厌倦了听个案分享自己的梦境和感觉,决定用一个新的"modality" (很fancy的治疗师语言,也就是新的方法的意思),网上治疗来接见个案。其实通过视屏跟个案咨商就算是在7年前也不是什么新的'modality", 她更创新的是在于把通常50分钟的咨商时间缩短到3分钟。她觉得聊感觉,聊梦境里的寓意和潜意识都是一些花俏不实用的东西,一次咨商中最有用的精华只要3分钟就够了。 那这个模糊职业道德底线的美剧情节作为范例,来聊今天网络咨商好像有点反效果,毕竟这是一个需要自带去污粉来观赏的黑色成人喜剧。但谈到咨商/治疗这种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有些枯燥,甚至沉重的话题,我觉得有点幽默感还是很重要的。

很多人对于加拿大的刻板印象就是我们都溜冰上学,住在igloo里(原住民的小冰屋),每天吃三文鱼,喝枫叶糖浆。我们每天都拥抱大自然,住在辽阔的冰川上之类的。虽然温哥华也算是个国际大乡下,但这样的想法一部分还挺写实的。有很多偏远的小镇,尤其是内陆的原住民地区,物资缺乏,公众建设落后,教育和医疗系统也常年处于紧绷状态。不管是一般民众还是当地的专业工作者,如果需要找治疗师咨商,网上视频可能是最可行或是唯一的方法。

我有一位在卑诗省山沟里为儿童厅,也就是传说中如果你在国外打小孩,小孩就会被政府带走这个机构工作的朋友。这个地方只有一条马路,没有红绿灯。唯一一个大的十字路口就插了两个木头牌子的 stop sign。 他每次回温哥华最想吃的就是麦当劳的薯条(这不是我们80后作为小学生时候的心愿吗)。

这里虽然人口不多,但却有着很大的心理卫生的需求(这个问题很复杂,就不多说了)。做为唯一的两位心理师的其中一位,他的工作压力非常大。他个人的咨商和督导只能通过网络和山沟外的人进行。除了因为资源局限而做的这种安排,为了让更多人可以有机会使用到服务,一些App专门做了网上咨商的平台,像是最近我下载了这个头7天免费的 Better Help。标榜交了月费就随时随地,不限次数的可以跟线上咨商师交谈。这个界限的建立可能有一些潜在问题,不过这样的说法还是很吸引人的。

在温哥华有着很多空中飞人。家人一起移民过来,妈妈变成全职的照顾者,孩子们负责上学,爸爸负责飞来飞去这种特技来养家糊口。等孩子们大了,不需要监护人了,妈妈也开始加入爸爸这个特技团,开始候鸟般飞的生活安排。所以我有一些个案,每次到了过年过节,国内放假,寒暑假的时候就会来温哥华报道。也是因为这样时间上的分割,让我有了在网上做催眠艺术治疗的想法。

催眠艺术治疗很讲究空间的安全感,信任的陪伴,一个治疗师的presence, 和过程中发生的事。对于我没有办法和个案处于在同一个物理空间,呼吸她的空气,感受她身边的温度,能不能及时提供足够的支持support,我很迟疑,所以一直没有着手。直到这次从中国回来,有一位个案很愿意尝试。 于是碰面把一些可能性和局限性都沟通过后,我们就展开了这次的Web Therapy 网络催眠艺术治疗的历程。

目前我们的session已经进行了5次,几乎每一次都有图像的创作。而上一次的过程中也隔着摄像头和她尝试了催眠的体验。时差,空间的控制, 媒材的准备这些都在前几次需要很多的沟通和磨合。其中的细节因为保密协议的关系,就不透漏了。可能不久的将来,在有个案的允许下,我可以来个个案讨论分享。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